金牛山體育公園福道入口處。王文清攝
金雞山飛虹橋,一橋飛架兩岸,氣勢如虹,漫步其中,獨攬城市美景。黃文彬攝
新華網福州5月4日電(王文清)福州,森林覆蓋率55.3%,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二。在這座“綠城、花城、水城”里,綠生態和慢生活正悄然走進百姓生活。五一期間,記者走入各大公園,體驗福州生態的“綠”和生活的“慢”。
“福州最美棧道”體驗慢生活
金雞山縱臥福州晉安河東岸,是唯一由環城山脈嵌入市區的支脈。金雞山棧道名聞遐邇,被譽為“福州最美棧道”。曲折迂回的木棧道全程實行無障礙坡道設計,在這里“走路不觀景、觀景不走路”的傳統登山觀念淡然無存,我們時常可以見到一些游客推著嬰兒車緩緩而行。最為引人注目的是,棧道由一根根柱子撐在空中,這些柱子最高的達27米,猶如空中走廊穿行在山中。游客可通過蜿蜒在山林中的攬城棧道慢步其間,福州的美景便可盡收眼底。
白馬河公園位于福州城區的白馬河畔,是福州市開放型帶狀濱河公園之一。該公園服務著周邊十多個社區,近年來日益成為附近乃至福州居民慢生活的主要去處。公園內的柳河廣場,每天清晨都能見到很多熱愛廣場舞的老年朋友在此健身。古榕園里每逢周三、周五就匯集了四面八方的愛好者,伬唱、閩劇、評話等民間藝術家相聚在這里搭臺唱戲。唱念做打中“慢”味十足,也使得福州民間文化得以更廣泛的傳承。
今年春節期間,福州有名的“福道”開放了金牛山體育公園段,其中鋼結構懸空棧道1.4公里,包含環形坡道、杜鵑谷、庇蔭閣、月崖橋、懸挑平臺等多個景觀節點。從懸空棧道望下去,便是原生態的山林植被和從棧道邊冒出的各色竹竿,既可欣賞城市美景更可和大自然親密接觸。
居民在白馬河公園雷鋒園晨練。王文清攝
“福州的秦淮河”旁綠意盎然
據福州市園林局的數據,福州建成區綠地率為39.2%,綠化覆蓋率為42.7%,人均公園綠地12.8平方,正是這些綠色數字支撐起了市民綠色慢生活。
在金雞山棧道建設過程中,在盡量保留原有植被的基礎上,在棧道兩側及一些重要節點,新種植開花喬灌木和色葉植物20多種3500余株。改造后的金雞山公園依然保留著大自然山林的原始風貌,山野情趣濃郁,負氧離子濃度高,空氣清新,棧道兩側更是呈現出“四季有花,春夏尤勝”的風貌。
白馬河公園內共種植各類喬木77種,2300多株,花化植物有大花紫薇、木芙蓉、茶花、桂花、紫花蘆莉等50余種,地被植物6萬多平方米。其中,芍園周邊綠樹成蔭,河水潺潺流淌,咖啡濃郁飄香,是商務洽談、娛樂休閑、美食咖啡一條街,曾被年輕人譽為“福州的秦淮河”。
不僅如此,福州市還通過融入包括花田、花海、城雕、小品、彩化花化等形式多樣的園林景觀元素,推進福州城市核心區精品園林建設。如對城區84座高架橋、人行天橋、三環互通、跨江橋梁等實施花化建設,種植三角梅近60萬株,盛花期間,紅花滿城,儼然成為福州一張新的城市名片。
鳥瞰金牛山體育公園福道。黃文彬攝
晴空下的白馬河公園樹影婆娑,寧靜祥和。王文清攝
三五成群慢品生活。圖為居民在白馬河公園休閑娛樂。王文清攝
一邊是高聳的城市樓群,一邊是蜿蜒的森林步道,城市和生態完美融合。黃文彬攝
遠眺福道,蜿蜒曲折,別有一番景致。王文清攝
金雞山公園攬城棧道,城市風光盡收眼底。王文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