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武漢5月18日電 昨日上午,由華中科技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肖波發起的關于環境污染評價及修復的科學技術研討會成功邀請到澳大利亞前環保部長Ravi Naidu,和來自世界各地的科研工作者一起探討環境污染修復及治理問題并對中國的環境污染治理表示了特別關心。
Ravi Naidu在致辭中強調保護環境是人類的職責,更是一個環境科研工作者的使命。在保護環境的同時,我們也要致力于對已存在環境問題的研究。我們也很高興地看到越來越多的環境科研工作者所出的研究成果。他舉例說,肖波教授就是一個有“環保情結”的學者。而近期,肖波團隊借用粉塵爆炸原理,將秸稈雜草、枯枝落葉、樹木廢料等農林廢料研磨成微米化的粉塵,實現可控燃燒,將污染環境的農業廢料變成了高溫清潔燃料。我們組織這次的會議,就是為了給從事污染物風險評價和修復方面的研究成果與經驗的學者們提供學術交流平臺,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地年輕科研工作者在這一國際化場合呈現他們的研究成果。也希望這些科研成果能盡快落到實處,改變和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
會上,華中科技大學的張琦博士在報告中展示了將農村固體廢物與藻類生物膜技術有效結合的研究結果,不但變廢為寶而且美化了環境;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全球環境修復中心的于琳波博士就土壤多環芳烴(PAHs)的生物有效性及其影響因素這一課題進行了綜述性的介紹;來自其他高校的研究人員也就環境科研方面問題與參會人員交換了學術意見。
Ravi Naidu是國際著名的環境科學家,從事調查環境污染物,生物有效性和污染治理的研究長達近30年。在土壤和環境科學領域包括污染地治理領域獨立或合作發表了440多篇文章和11多本著作。他創辦了澳大利亞污染評價與環境治理研究中心(CRC CARE,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re for Contamination Assessment and Remediation of Environment)并擔任首席執行官。CRC CARE由澳大利亞5所知名大學、澳大利亞國防部和保護局等單位組成。為世界知名國立研究機構,在澳大利亞環境保護的研究工作上起著重要的作用。其環境風險評估和環境修復處于世界先進水平。
CRC CARE在中國舉辦的關于環境污染評價及修復的科學技術研討會于2008年由CRC CARE、HLM和肖波教授課題組聯合舉辦。至今已舉辦了八屆。談起和中國的緣分,Ravi Naidu頗為動情。當他的“中國情結”遇到有“環保情結”的肖波時,兩人開始了合作。這個研討會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成立的。
本屆CRC CARE國際交流會議邀請到了紐卡斯爾大學、阿德萊德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韶關大學等近十所科研院校的相關人員。(王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