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2月18日訊 (福建日報記者 謝婷) 17日至18日,中國科學院在龍巖市啟動“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實現中央蘇區精準脫貧”學部咨詢項目,旨在探索閩粵贛原中央蘇區縣發展新興生態產業、生產優質農產品、培育綠色品牌和產業集群,提升生態經濟價值的科技精準扶貧路徑。
項目由著名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謝華安院士主持,中國科學院院士及福建、江西、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等單位的專家承擔。
據統計,2013年原中央蘇區縣的區域人均生產總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相當全國平均水平的74%、79.6%,20多個縣農民人均純收入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60%。
謝華安認為,原中央蘇區縣大多地處山區,自然條件差,經濟社會發展緩慢。解決中央蘇區貧困問題,對于實現2020年全國脫貧和全面小康,具有重要意義。專家們認為,原中央蘇區在國土空間主體功能區劃上,屬于限制開發、禁止開發功能區塊,是農產品主產區和重點生態功能區。實現中央蘇區脫貧,必須堅持科技幫扶、生態經濟的原則,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探索具有區域特色的科技精準脫貧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