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活動現場)
海外網4月18日電 據澳洲網消息,墨爾本洪門民治黨,于4月3日成功進行祭先僑的活動。因路途遙遠這是兩年一次的清明掃墓活動。組織了一批洪門昆仲和邀請部分僑領,友好社團參加。應邀參加的僑界友好有洪門民治黨顧問兼澳洲中華總商聯合會會長盧健誠先生。澳洲中華總商聯合會名譽主席容錦棠先生。常任副會長羅明先生及伉儷。副會長及洪門民治黨顧問馮丹虹女士。澳華博物館主席區鎮標先生。廈門同鄉會付會長陳藝瑩,秘書長mary等等一起參加160年以前的淘金地Echuca與Bendigo墳場祭祖。
一百六十年前中國勞工從南澳登陸,為避開當時白澳收華人人頭費,步行數百公里投步來到Ballarat,入了現稱為大金山的淘金行列。從此,開始了華人在澳的創業歷史。這批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人,就是廣東江門五邑人等。當年他們是懷著淘金的夢來到澳洲。卻經歷了血與淚的風雨歲月,他們自強不息,勤儉守法,以驚人的毅力生存下來,雖然他們己離逝。但他們表現優秀的中華民族品德一直在傳承。
當地的墳場,留下了無數36至40歲就已夭折的華人遺骸。其中主要是廣東臺山等五邑人氏。大家也見墓地長年失修,極待修葺,商議發動籌款,重新立碑,以免后人遺忘先僑,異域謀生艱辛創業的歷史。墨爾本洪門民治黨多年前在這里修建了紀念墓碑,紀念那些永遠回不去故鄉的海外游魂。
4月3日上午9時。將近30人攜帶祭品及食物乘座大巴浩浩蕩蕩向Echuca出發。大約早上12時多到達目的地。坆場管理人及提早到達的邱道仁先生即前來迎接。主委伍頌達先生。名譽主委梁國霖先生。副主委劉邦先生,林自豪先生。副秘書長李仲德。總務陳掁興先生等及僑社一行在碑前上乳豬,燒肉,全雞,魚,飽點,米酒。水果等祭品。表達對先人的緬懷。其后由主委伍頌達先生代表雷謙光盟長及洪門昆仲向先賢先僑及帶領僑領,友好社團等奉上元寶,敬酒。點香,躹躬。祝先僑們天上之靈安息。
下午2時多,我們去到了Bendigo另外一個金山華人墓地。這墓地從1854起埋葬了近千人先僑。雖然距今已有160年的歷史。但是仍留存了不少墓碑。我們一行人在碑前思緒萬千,眼前恍惚出現了一幅幅先僑淘金時代凄美的畫面……洪門昆仲及僑社一行人也在碑前做了祭祀儀式。
下午4時30分我們參觀了Bendigo金龍博物館,館長雷楊名先生是臺山先僑的后代,他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并親自熱情作了講解。那里的展品很豐富。不但有大龍,石獅,更有價值連城的碧玉車。紫檀木。以及古錢幣等并館內展示了“淘金熱”時期江門五邑人的生活的點點滴滴。如洗衣店、縫衣店,舊照片、雜貨店,中藥店等等好感人、刻骨、銘心和令人震撼。參觀完后,雷館長和我們在博物館門前一起合照留念,
大家還在大金山的致公堂門前合影留念。這是洪門民治黨的前身。從而使參與者都了解到墨爾本洪門民治黨的前身就是致公堂,是由各金礦區的分堂組成。在Echuca、Bendigo兩區都保存有致公堂的文物。而在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民主黨派,就叫致公黨,也是與洪門民治黨一脈相承。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走過多災多難的風雨歷程。這一個個墓碑,正是由一個又一個鮮活生命所砌成,這古老的致公堂遺址,是洪門歷史的見證。
通過祭拜,我們真切感知先僑"那種撕心裂肺傷痛"的文化記憶。
安息吧!尊敬的先輩們,中國人民將永遠不會忘記這歷史的一頁!(墨爾本洪門民治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