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智庫舉辦講座探討中國經濟對澳商業發展影響(攝影 高夢聰)
人民網悉尼5月15日電 悉尼科技大學澳中關系研究院近日舉行《中國經濟現狀與澳大利亞商業發展》講座,邀請澳中關系研究學院副院長羅震、金杜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斯圖爾特·富勒、澳大利亞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亞洲地區負責合伙人安德魯·帕克對相關主題進行了座談。
澳智庫舉辦講座探討中國經濟對澳商業發展影響(攝影 高夢聰)
羅震在演講中探討了中國經濟發展的現狀及面臨的問題,并分析了中國經濟與澳大利亞商業發展的關系。他提到,多方數據均顯示中國目前經濟發展狀況良好,走勢可觀。就過去一年來看,中澳貿易、中國在澳留學生數量及游客數量所占比重都呈現上升趨勢,中國對世界GDP增長貢獻超過30%。就未來10年發展走向來看,雖然中國經濟發展會面臨包括房地產、生產力發展等方面的挑戰,但整體上,中國經濟仍會持續增長,前景較為可觀。
富勒就中澳公司合作發表觀點。他認為,當今市場仍存在以煤礦業和制造業等產業為主的傳統型市場。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許多公司選擇合并,強強聯合來應對世界經濟的重組?,F如今中國在消費、科技、電商、醫保和養老等方面均呈上升趨勢。特別是中國在科技方面的增長和工作效率非常矚目。他還指出,過去中國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占比相當,而近5年來,私營企業所占比重已超過國有企業。此外,中國也在自身的國際化轉型方面做出了努力。目前中國市場中跨國投資開始增加,因此許多中國企業選擇與外國合資。隨著中澳自貿協定的簽署,澳大利亞企業在華經營會更加便捷。但他強調,澳大利亞公司在進軍中國市場時,需掌握當地的市場、文化和語言等多方面基本信息來獲得成功。
在貿易領域,帕克表示,從2010年至2015年,與中國進行雙邊貿易往來的國家不斷增多,而與美國進行雙邊貿易往來的國家數量卻變化不大。中國在進出口貿易方面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中國對自身系統管理有信心,并愿意面對未來可能會出現的挑戰。但帕克強調,中國在發展中面臨一大風險就是人口老齡化問題。他認為,目前中國人平均年齡為35歲,但大約 20年后,將有大比重的勞動力退休,這與日本的狀況很相似。他建議,在這一階段,經濟轉型很重要。中國需要加大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將經濟逐漸轉型為創新型經濟和消費型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