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電影節在特拉維夫舉行。(攝影 孫伶俐)?
??? 今年是中國和以色列建交25周年,作為文化慶祝活動的一部分,6月25日至7月1日以色列在特拉維夫舉辦中國電影周。25日晚上,電影周的開幕式上放映了陸川導演的野生動物題材紀錄片《我們誕生在中國》,受到了中以雙方電影愛好者的好評。

中國駐以色列大使詹永新在中國電影節開幕式上致辭。(攝影 孫伶俐)?
25日晚上,以放映藝術電影為主的特拉維夫實驗電影院熱鬧非凡,為期一周的中國電影節將在這里舉行。在當晚的電影節開幕式招待會上,中國駐以色列大使詹永新表示,中國電影周是中以建交25周年慶祝活動的一部分,近年來中以兩國之間的電影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比如去年中國電影《喊·山》和《枝繁葉茂》參加了海法電影節,今年以色列電影《靜默之下》女主角扮演者埃德瓦·博樂獲得了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最佳女演員獎。“中以之間的文化交流這兩年搞得非常熱絡,也非常紅火,從電影合作方面來說也取得很多進展。在特拉維夫的中國電影周,既有最新的一些動畫片,也有故事片、紀錄片,其中還有講述猶太醫生羅生特在中國參加抗日戰爭的故事(影片),還有一些受國內觀眾支持的像《大圣歸來》、《我們誕生在中國》等,我希望這些電影都能夠獲得以色列觀眾的喜愛。”
來自上海的尚世影業總經理助理石嵐表示,這次電影周開幕式上放映的《我們誕生在中國》就是該公司和美國迪士尼共同出品的紀錄片,打破了中國自然類電影最高票房紀錄,取得了口碑和票房雙豐收,目前已經翻譯成40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國發行。他們希望和以色列電影人有更多的接觸,將來也有機會可以合作拍片。“我們公司的國際化道路上還是會和不同文化的國家進行接觸溝通,做更多的好的作品。所以我們要來和以色列的電影人多接觸一下,因為合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從兩國的文化找到一些契合點,最好是能做一個大家都能認同的故事。要看以色列方面對我們中國的興趣點在什么地方,以及我們互相需要展現對方文化當中的哪一面,所以到時候我們還得坐下來聊一聊看一下。”
和美國大片相比,看過中國電影的以色列人還是很少。特拉維夫大學東亞系碩士生羅妮表示,她很喜歡中國文化,她看過《臥虎藏龍》、《歸來》,不過她最喜歡的是反映當代中國年輕人生活和思想的電影,比如她在中國留學時觀看的電影《滾蛋吧!腫瘤君》,讓她印象深刻。“這是一個女性抗癌的故事,她是一個漫畫家,患了癌癥,她把治療癌癥的過程都畫了下來,這是一部很好的電影。她得病了還繼續畫畫,是個很樂觀的人,她病得很嚴重,但她還是那么樂觀,這是非常勵志的電影,非常棒。”

特拉維夫市文化顧問左哈爾在中國電影節開幕式上致辭。(攝影 孫伶俐)
以色列駐廣州總領事的夫人伊南表示,由于很多中國電影沒有翻譯成英語或希伯來語,所以以色列人看中國電影很少。但是她表示對中國電影很有興趣,能在中國電影節上看到中國電影,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我看的中國電影不多,但我認為應該很有趣,因為可以看到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色彩、不同的事情,對我們來說很新鮮,很讓人激動。我很想看中國電影,這次的中國電影周對我是個好機會,我會經常來這里看不同的電影,這是非常好的機會,因為電影都翻譯成了希伯來語,因為我不會中文,中文對我來說理解起來太難了,所以這對我看中國電影來說是個很好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