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悉尼先驅晨報》報道,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納米技術研究小組最新測試表明, 澳大利亞嬰幼兒配方奶粉中發(fā)現(xiàn)含有微小的針狀羥磷灰石納米粒子,這種納米粒子可能存在潛在“毒性”。
報道稱,正常的羥磷灰石是一種天然的、富含鈣的礦物質,給骨骼和牙齒保持硬度提供營養(yǎng),被當作一種食品強化劑,存在于配方中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是針狀羥磷灰石納米粒子,可能有獨特的性狀,這些未知的特性可能是有害的。根據(jù)歐盟消費者安全科學委員會(SCCS)最近的一項研究,針狀羥磷灰石納米粒子具有潛在的毒性,不應該用于牙膏和漱口水等口腔護理產品。
據(jù)了解,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是受澳大利亞環(huán)保組織“地球之友”(FoE)委托,對7種嬰幼兒配方奶粉進行測試。結果發(fā)現(xiàn)了澳大利亞兩種幼兒配方奶粉,雀巢(Nestle)超級能恩金盾一段和綠之華(Nature's Way)佳思敏一段,含有針狀羥磷灰石納米粒子。來自“地球之友”的杰里米·塔格說, 既然這種納米粒子用在牙膏中都是危險的,就更不應該在嬰幼兒配方奶粉中,嬰幼兒更容易受到食品安全風險的影響,他們的免疫系統(tǒng)還在發(fā)育中,而配方奶粉是其唯一的食品。“地球之友”表示,監(jiān)管機構應該立即召回受影響的產品,并進行進一步檢測。
澳新食品標準局(FSANZ)發(fā)言人說,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研究沒有提供任何新的信息和相關證據(jù),可以證明受影響的配方奶粉會帶來公共健康和安全的風險。FSANZ還反駁了SCCS潛在毒性的結論,稱該研究是口腔護理相關的研究數(shù)據(jù),并不足以成為判斷嬰幼兒奶粉配方的依據(jù)。納米羥基磷灰石,無論是針狀還是矩形都能“在胃里分解”。它的組成成分鈣和磷酸鹽都是對嬰兒有益的,可以添加到嬰兒奶粉配方中不存在安全隱患。
雀巢發(fā)言人稱,針狀羥磷灰石納米粒子或許是自然產生,并非人工添加。雀巢和綠之華母公司PharmaCare均表示,并未在嬰幼兒配方奶粉中使用納米技術或納米粒子,產品的質量和生產程序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