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網站消息,7月28日,由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主辦,廣東省中山市外事僑務局、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學、泰國華文教師公會承辦,完美(中國)有限公司資助的“2017華文教育名師亞洲巡講團”抵達泰國開展教學交流活動。
29日上午,巡講團到曼谷孔堤公學位為泰國37所華文學校的近兩百名來自華文教師授課。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聯絡宣傳部副主任張彥在開班致辭中,充分肯定了承辦方為此次巡講活動做出的努力,并感謝資助方完美(中國)有限公司對本次活動的支持。

培訓從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學校長劉道康題為《“互聯網+”時代 學校的變革與發展探索》的講座開始。他從四個方面談到在互聯網+時代教育所面臨的挑戰,提出互聯網思維的三大本質和六大趨勢。他說,未來學校不再是一種“地點的標記”,而是一種“時空的選擇”,老師要不斷學習,不斷努力。他還指出,這次的泰國曼谷孔堤公學之行,只是一個兩地交流的開始,希望以后在泰國華文教師公會的帶動下,加強兩地華文教育的聯系,在“互聯網+”時代越來越小的課堂中,通過互聯網進行越來越多的交流學習。
黃愛珍老師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特點講授了一節《我愛媽媽》的繪本閱讀課。董超老師結合自己古詩教學的體會和經驗,以唐詩《尋隱者不遇》為例講解了古詩文教學的五個學習步驟。唐鴻雁老師上了一節主題為《合作的力量》的團體心理輔導課。她以“健康”引入,通過與聽課老師們互動游戲“泡泡糖、馬蘭花開、渡船……”,說明了什么是合作,哪些事情需要合作才能完成,怎樣合作才能成功。

徐靖老師通過創設過大年環節,讓學生通過貼春聯、窗花和掛中國結幫助裝飾老師的家,以及選過年美食這一情境,在具體教學中以《紅紅火火過大年》為題進行了口語交際課堂展示,幫助聽講者深入了解了中國的過年習俗,掌握華文說話課的教學技巧。華文教師們對她的精彩講解報以熱烈的掌聲。

最后,黃治勇老師執教了一節名為《紙碟怪臉》的美術課。他通過圖畫、視頻、動手制作等形式,把臉譜這項中國傳統文化技藝輕松完美地呈現在師生手中的一個個紙碟子上。課堂互動自然,讓華文教師們深刻認識到中國民俗文化和藝術緊密相連,也使他們在色彩斑斕的臉譜中感受到中華文化藝術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