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何以蟬聯全省經濟發展十佳縣
美麗的武平平川河畔
東南網龍巖9月20日訊(記者 戴敏 通訊員 王發祥 鐘茂富 文/圖)近日,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所屬省區域和企業評價中心開展的“2017年度福建省經濟實力十強縣(市)、經濟發展十佳縣(市)”評價結果揭曉。龍巖上杭入選十強縣,武平、上杭、長汀三縣入選十佳縣,其中,武平以排名第三的成績榮膺“福建省經濟發展十佳縣”,繼2016年之后蟬聯此項殊榮。
由于資源稟賦較差、基礎設施落后、勞動力素質低下等不利因素,武平一直是經濟欠發達地區,更是國家級貧困縣。而武平縣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描到底,終于迎來了巨大變化。正如武平縣委書記陳廈生所說:“廣大干群繼往開來,砥礪前行,圍繞著‘生態立縣、工業強縣、旅游富民’總體發展戰略,積極踐行五大發展理念,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從而讓經濟欠發達縣實現‘綠色崛起’。”
高新區驅動產業轉型
9月14日,落戶于武平巖前工業區的福建合信創展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內,工人們正在進行光學板材裁切、網板制作及模組組裝生產。這個總投資1.65億美元的光學新材料項目,延伸了新型液晶產業園區多媒體產業供應鏈,從而有效推進了武平新型顯示和智能制造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當前,武平縣新型顯示和智能制造產業正以新型顯示等專業產業園為龍頭,推動著正德光電、合信創展企業達產量產,同時加快引進行業領軍企業,打造上下游產業鏈,形成產業集群,力爭到2020年實現產值70億元。
這是武平縣把產業創新作為實施創新驅動的關鍵路徑,通過高新區引進培育高新企業,推動縣域產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縣域經濟的一個縮影。
今年5月,全省首個縣域省級高新區落戶武平后,武平縣以此為契機,不等不靠、加快推進,以打造武平不銹鋼產業園、新型顯示智能終端產業園兩個百億園區為抓手,推動礦產品加工、不銹鋼加工、機械制造三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型顯示和智能制造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
如何發揮三大傳統產業發展潛力,引導產業轉型升級,武平有了明確方向。礦產品加工作為武平傳統產業,為加快引領主導產業轉型,不斷延伸和提升價值鏈,武平縣以福建塔牌、武平紫金等企業為龍頭,加快引進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礦產品深加工項目,引導企業技術創新、節能降耗,實現降本增效;不銹鋼加工產業方面,加快推進金鯊、世能科泰等項目建設,引導企業技術開發、創新產品、建立品牌,提升市場競爭力,打造海西最大的不銹鋼加工制品產銷基地;機械制造產業方面,引導企業技術改造,通過項目研發、技術成果“落地”,機械制造產業創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