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興號”京滬間正式上路開跑,乘客與乘務員和列車合影留念。
21日,北京至上海間的7對“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全面提速至時速350公里,標志著中國為世界高速鐵路商業運營樹立了新的標桿。“復興號”提速后,旅客從北京南站乘坐高鐵抵達上海虹橋站最快只需約4小時30分,相比此前,車程縮短近半小時,票價維持不變。昨日,北京晨報記者試乘了“奔跑”時速達350公里的“復興號”,坐在車內能夠明顯感覺到車速的提升,列車全程行駛平穩。
現場
“厲害了我的國” 旅客搶著合影
昨天上午8時許,一輛“復興號”列車緩緩駛入北京南站1站臺,鐵路工作人員在站臺拉起“熱烈祝賀京滬高鐵‘復興號’按時速350公里運營”的橫幅,同時,在“復興號”車身還張貼著“厲害了我的國”宣傳標語,旅客們紛紛搶著上前合影留念?!疤d奮了,居然趕上這樣的歷史時刻,以后去上海更快了?!币晃徽诮o同伴拍照的旅客不禁贊嘆。
8號車廂一位74歲男乘客上車前還專門和老伴一起與“復興號”合了個影,“我們是上海人,來北京和老戰友聚會,今天回上海,女兒特意給我們定了最快的一趟高鐵列車,沒想到居然趕上復興號第一天提速。我看了下時間,比我們來程節省了近半個小時呢” 。
“我自己是從事磁懸浮研究的,我先生是從事鐵路科研工作的,作為業內人士,我倆今天專門來體驗‘復興號’350公里時速,心情十分激動??梢哉f,復興號提速翻開了我國高鐵發展史上的一個新篇章?!眮碜陨虾5某丝婉T女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難掩激動心情。
座椅配USB插座 乘務員全為大學生
隨后,北京晨報記者進入車廂,從車內燈光設計到座位號碼電子顯示等都與“復興號”酷炫、頗具設計感的外觀十分搭調。記者體驗發現,由于列車座位編號全部為電子顯示,對于乘客而言,更清晰、容易識別。同時,復興號座椅前空間也更大,讓旅客的腿部能夠充分伸展、活動。
此外,記者在每排座椅扶手附近均發現了USB電源插座,喜歡在路途中辦公、玩手機的旅客,再也不用擔心手機、電腦因沒電“罷工”了。實際上,不僅是座椅附近,記者在車內巡視時發現,車廂洗手池附近也配備了電源供旅客使用。而且,和目前大多數列車衛生間多為馬桶坐便不同,復興號的衛生間分為蹲便和坐便兩種,更衛生、人性化。
據列車長介紹,昨天擔當G1次列車的乘務員平均年齡在24歲,且全部為大學生。“復興號速度提升,車程短了,但車內服務會始終保持著高標準?!痹摿熊囬L表示,現在在途中用手機的旅客非常多,為此,他們會提示旅客電源的位置。對于商務座的旅客,將會做到“有需要有服務,沒需要不打擾”等。
車還未駛出北京 已提速至350公里
上午9時整,記者所乘坐的復興號列車準時開動。過了六七分鐘,坐在車內能夠明顯感覺到列車已經提速。隨后,車廂內的電子顯示屏上便顯示,列車時速已經達到350公里,記者在實時地圖中看到,此時列車距離北京南站僅有30公里左右,還未駛出北京。
雖然車速明顯提升,但列車平穩度卻未受影響,北京晨報記者接來一杯水進行測試,發現即便列車奔跑時速已達350公里,但杯內的水卻近乎沒有波動。車內有旅客通過立硬幣、鋼筆等對車內平穩度進行測試,“復興號”都輕松過關。
因記者此前曾乘坐過“復興號”試運行列車,當記者打開手機及電腦后,屏幕便自動彈出鐵路WiFi連接頁面。登錄后,記者嘗試瀏覽網頁、發送郵件等,均十分順暢。
昨天上午10時22分北京晨報記者所乘G1次準時抵達濟南西站,相比此前提速近半小時。
保障
增500個監測點 故障即時提醒
昨天,當大部分旅客著急和“復興號”合影的時候,北京鐵路局北京動車段動車組隨車機械師謝振宇卻拿著手電筒、對講機等各種設備,開始熟練地對列車外觀及車內設備進行了逐一細致檢查。他告訴北京晨報記者,“復興號”采用了先進的安全保障技術,設置了智能化感知系統及強大的安全監測系統,全車部署了2500余項監測點,能夠對走行部狀態、軸承溫度、冷卻系統溫度、制動系統狀態、客室環境進行全方位實時監測。“‘復興號’的監測點比‘和諧號’多了500個,任何一個監測點發生故障,都會提前在屏幕上顯示出警報,因而‘復興號’安全性能更有保障”。
鐵路部門相關負責人也介紹稱,“復興號”集成了大量現代高新技術,不僅安全性能更高,經濟性、舒適性以及節能環保等性能也都有較大提升。
據北京南站新聞發言人梁兆鈺介紹,昨天起,北京南至上海虹橋開行7對“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均按照每小時350公里運行。也就是說,日后,京滬之間全程運行壓縮時間近30分鐘,控制在4個半小時左右。
梁兆鈺說,這7對列車車次非常好記,且基本都在整點發車,為此,想要更快往返北京和上海的旅客可以選擇乘坐“復興號”。北京晨報記者登錄12306網站查詢發現,這7對列車雖然提速了,但車票價格沒有變化。
意義
獨領風騷 為世界樹起新標桿
目前,既有高鐵列車時速一般在250公里、300公里左右交替跑,昨日,“復興號”提速至350公里,可以說是中國乃至世界鐵路史上的一個新節點。北京晨報記者從鐵路部門了解到,截至2016年年底,中國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已突破2.2萬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四縱四橫”高鐵網基本成型,建成了世界最現代化的高速鐵路網。而按照時速350公里運營研發制造的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則為世界高速鐵路商業運營樹立了新的標桿。
今年7月,“復興號”動車組在京滬高鐵開展了時速350公里實車、實重和實速檢驗檢測、可行性研究和運營安全評估,組織專家進行了評審咨詢。通過全面系統的科學論證和綜合評估,表明“復興號”動車組具備在京滬高鐵按時速350公里運營的能力和條件。
該負責人稱, “復興號”構建了體系完整、結構合理、先進科學的技術標準體系,涵蓋了動車組基礎通用、車體、走行裝置、司機室布置及設備、牽引電氣、制動及供風、列車網絡標準、運用維修等10多個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尤其其大量采用中國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中國鐵路總公司企業標準等技術標準,同時采用了一批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能,在254項重要標準中,中國標準占84%。中國標準動車組整體設計以及車體、轉向架、牽引、制動、網絡等關鍵技術都是自主研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昨天“復興號”在京滬高鐵按時速350公里成功運營,是中國高鐵展示世界領先水平的重要標志。
北京晨報記者 曹晶瑞/文 王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