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世界的美國拉斯維加斯槍擊事件發生后,法新社10月3日發表署名馬丁·帕里的文章稱,澳大利亞外長畢曉普表示,澳大利亞能向美國提供的“幫助”是20年來成功的槍支管制經驗。自1996年以來,澳大利亞通過槍支回購、自動上交、摧毀等方式以及實施嚴格的半自動和自動槍械禁令,有效管控了槍支問題。但隨著恐怖主義威脅增加,想給美國支招的澳大利亞也面臨著非法槍支流入等新的難題。
文章稱,拉斯維加斯槍擊事件引發美國新一輪的禁槍呼吁,但美國社會仍要面對的是像美國步槍協會這樣強大的政治勢力。畢曉普表示,為避免悲劇重現,美國國會和美國民眾最終會改變現有的(槍支管理)法律。
1986年4月28日,澳大利亞亞瑟港發生慘案,一名槍手射殺35人,成為當時最為嚴重的惡性事件之一。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中右翼自由黨總理約翰·霍華德頒布嚴厲的槍支法,包括禁止澳大利亞公民持有某些武器、減少持有權年限等。此后,澳大利亞聯邦及各州政府修改槍支管理法,取締各種自動和半自動步槍及和彈藥銷售,從民間回購60多萬支槍械。
為應對近年來與日俱增的恐怖組織威脅和非法槍支大量流入,澳大利亞從今年7月1日開始還實施過為期3個月的槍支特赦期。這是澳大利亞政府自亞瑟港槍擊慘案以來首次實施槍支特赦令,具體內容為:非法槍支擁有者在特赦令期間主動交出槍支可免于被起訴,特赦令后如有違規被查獲者最高可處28萬澳元罰款,或最高可被判處14年有期徒刑。此次特赦期,澳大利亞共收回非法槍支2.6萬支。 澳大利亞的槍支法是世界上最有效的法律之一,管制槍支在該國有很強的民意基礎,但即使如此,澳大利亞境內仍有26萬支非法槍支,這讓人們對社會上存在的非法槍械帶來的安全隱患非常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