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尼先驅晨報》報道,澳大利亞政府已累計投資490億澳元用以建立澳大利亞國家寬帶計劃,美國一份報告卻顯示,澳大利亞平均網速的全球排名在2017年第一季度下滑至50位,落后肯尼亞。
報道稱,澳大利亞的國家寬帶計劃是澳政府最大的基建投資項目,但結果并不盡如人意,該項目最終成本超支、工期延誤,目前僅完成過半。美國阿卡邁技術公司發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互聯網現狀報告》顯示,澳大利亞的平均網速為11.1兆比特每秒,甚至落后于若干前蘇聯國家。
國家寬帶計劃最初被視作高速平臺,并將提升澳大利亞經濟出口量、國家醫療和教育水平,但目前看來,該目的尚無法實現。由于目前網絡狀況不理想,導致人口仍聚集在澳主要城市,更間接導致了悉尼與墨爾本的房價只升不跌。對此,澳大利亞聯邦儲備銀行稱這一現象不利于促進生產力發展,甚至有可能造成生活水平下降,因此亟待改善。
墨爾本獨立研究機構研究員伊恩·馬丁表示,現已能預見澳大利亞寬帶網絡系統僅能為澳經濟創造200至300億澳元的收益,約為政府投資額的一半。馬丁還表示,從經濟層面看,該項目并無成功的可能,除了低投資回報率外,讓政府壟斷網絡市場亦并非明智之舉。
澳大利亞國家寬帶網絡公司稱,該全國寬帶計劃預計2020年竣工,并將在2021年使年收入增至54億澳元,且保持正向現金流。
據悉,在澳大利亞的網絡使用高峰期觀看網絡視頻時,會經常發生網絡中斷現象,已引起許多用戶投訴。2016年上半年,澳大利亞針對網絡下載速度的投訴已高達7512封,是上一年同期的兩倍有余。目前,特恩布爾政府主張的光纖到節點網絡政策將促使四成澳住戶安裝銅纜連接網絡。現居悉尼的前聯合國數字發展社會和經濟效益顧問保羅·巴德表示,銅纜生命周期短暫,澳政府之后還需要再投放數十億資金將電纜更換為光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