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多倫多8月31日電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到來之際,加拿大中國(友好)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王典奇為中國僑網撰文表示,海外華僑華人定當繼承先烈遺志,傳承不朽精神,弘揚優良傳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維護世界和平貢獻力量。
文章如下——
銘記歷史 永鑄和平
——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
2020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在那場艱苦卓絕的反侵略戰爭中,“四萬萬人齊蹈厲,同心同德一戎衣”,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抵御外侮的偉大篇章。經歷了戰爭的人們,更加懂得和平的寶貴。今天,我們回顧過去,銘記歷史,就是希望戰爭不再,和平永鑄。吾輩海外華僑華人定當繼承先烈遺志,傳承不朽精神,弘揚優良傳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維護世界和平貢獻力量!
歷史長河,煙波浩渺,滾滾向前。75年前的這場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給亞洲和世界帶來了極其深重的災難,僅在中國就有3500多萬人死傷,直接經濟損失6000億美元。慘痛的教訓時刻記在心里,血與淚鑄就的歷史豈敢忘懷。
二戰期間,盡管當時的加拿大華人對于卷入這場戰爭的態度存在分歧,但華人社區普遍認為,如果華人希望爭取更多的權利,便應該有更多參與。因此華人開始以志愿兵的方式加入加拿大軍隊。他們自稱為“加華軍人”,大多無畏挑戰,主動要求被派往海外作戰。最初僅有加拿大陸軍接受華人,數量也受到限制。然而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后,太平洋戰場的戰斗變得愈益熾烈。最初被派到香港的加拿大兵團人地生疏,在短暫的戰斗后全軍覆沒。在這個教訓下,作為天生熟悉亞洲環境的戰士,華人受到加拿大各個兵種的歡迎,空軍和海軍中也開始出現了華人的面孔。據不完全統計,在整個二戰中,有700余名“加華軍人”在世界各地參與反法西斯戰爭。
華人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戰績,終于讓他們的期望得以實現。1947年,加拿大正式廢除“排華法案”,并宣布停止種族歧視的政策,批準華人獲得完全的公民權。1947年2月,六名曾在加拿大軍中服役的華人作為代表接過了加拿大公民證書,自此,加拿大華裔公民獲得公民權利,這成為加拿大華人歷史上一個被銘記的時刻。2006年6月22日,加拿大總理史蒂芬·哈珀領導的保守黨政府在加拿大國會正式就歷史上對華人的歧視乃至排華法案向華人社區正式道歉,并對曾經征收的“人頭稅”作出象征性賠償。
回顧這段歷史,我們看到人類文明雖然經歷過黑暗,走過彎路,但也在曲折中進步。今天,越來越多的華人華僑了解并銘記這段不朽的歷史,紀念先輩榮光、傳承先輩精神。加拿大中國(友好)和平統一促進會連續舉辦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戰爭勝利70周年至74周年的活動。舉辦紀念大會,就是為了表達對抗戰老兵的崇敬之情,不忘二戰華裔老兵和退伍軍人對世界和平做出的卓越貢獻。
自從9月3日被確定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紀念日,加拿大各大社團組織都會舉辦有意義的紀念活動,目的就是為了銘記歷史、弘揚團結奮斗、自強不息的抗戰精神。
2017年12月13日是多倫多所在的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首個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每年這個時候,加拿大各地華人華僑都會舉行一系列公祭和紀念儀式。海內外的華人都是世界和平的堅決倡導者和有力捍衛者,海內外的華人都將堅定不移維護人類和平與共同發展的崇高事業,都愿意同世界各國人民真誠團結,為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努力奮斗!
歷史不應是記憶的負擔,而應是理智的啟迪。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全球性危機,同時也蘊藏了“再全球化”加速發展的新機遇。在“再全球化”時代,數字革命、人工智能所推動的技術進步將為全球產業鏈升級提供動力,各國也將能更加公平地享受到發展機遇,人類社會將獲得更多福祉紅利。
面對疫情蔓延,中國和加拿大以及海外華人在全面有力防控本國本地區疫情的同時,向其他國家和地區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積極參與全球公共衛生治理,努力推進跨國聯防聯控的國際合作,體現了“再全球化”的責任與擔當。因此,世界各國都應清醒看到,全球化擴容升級不只由經濟利益推動,它也起到了維持地區與世界和平的作用。
今天,我們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不僅是對人類和平的守護,也是對人類進步潮流的順應。付出巨大民族犧牲的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地的華人,將堅定不移捍衛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勝利成果,同國際社會一道,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正義。
加拿大中國(友好)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 王典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