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微生態”、開展“沙箱監管”、打造“金融科技會客廳”……自2018年北京金融科技與專業服務創新示范區(簡稱“金科新區”)掛牌以來,北京市海淀區從空間集聚、企業融資、行業交流等方面為金融科技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如今,一個與全球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相匹配的科創金融高地正在加速崛起。
海淀區金融服務辦公室主任劉建民說,近年來,海淀區構建了涵蓋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體系,在推動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的過程中,加強對中小微科技企業的金融服務支持,夯實科技創新發展的基本盤,同時以技術創新反哺金融創新,推進北京金融科技與專業服務創新示范區建設。
為打造金融科技產業空間“微生態”,海淀區在融匯國際大廈、中關村壹號掛牌金融科技主題樓宇,對符合條件的入駐企業給予連續3年房租補貼,吸引了惠民數科、寬拓科技、中關村金融科技產業發展聯盟等近20家金融科技企業和專業服務機構入駐。
同時,海淀區還引導設立了8億元的海淀金融科技產業成長基金,首期2.3億元資金募集到位,投資和儲備了科杰大數據等8個項目;爭取人民銀行在金科新區率先開展“沙箱監管”創新試點,助力拉卡拉、騰訊云等4個項目成功入箱;促進行業交流,支持成立金融科技協同創新平臺;組織運營“金融科技會客廳”,打造了中關村論壇金融科技平行論壇等活動品牌。
憑借強大的底層技術優勢,海淀區金融科技產業具有高精尖技術賦能金融服務的鮮明特色。一大批高科技領域的頭部企業,推動了海淀金融科技產業迅猛發展。
數據顯示,目前海淀區聚集了2400多家金融科技與專業服務企業,其中重點企業360余家,占全市四成以上。據測算,2020年前三季度,海淀區360多家重點金融科技與專業服務企業總營收達到1500億元,增幅9%。
在北京大手筆推進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藍圖中,海淀區翠湖和永豐兩大組團將打造數字經濟試驗區和全球創業投資中心。這是對海淀金科新區建設的又一利好。
借此“東風”,海淀區將聚焦金融科技領域,深入建設金融科技監管沙盒試驗區,積極推動在供應鏈金融、跨境支付、貿易融資、智能監管等領域落地一批應用場景,積極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同時,作為科技企業,金融科技公司還能額外享受人才引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股權激勵等多種政策紅利。
劉建民表示,這種全方位、大尺度的政策體系為金融科技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歡迎各類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企業加入海淀,與海淀攜手發展,共同建設與全球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相匹配的科創金融高地”。
未來,海淀區將充分發揮海淀科技服務業和數字經濟優勢,以大格局、大資金、大協同的魄力,在人才引進培養、企業聚集、技術轉移轉化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落地一批示范引領項目,加快推出一批金融科技主題樓宇,支持龍頭科技企業拓展應用場景并申請金融牌照,努力扶持一批行業“隱形冠軍”和領軍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