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財年,澳洲海外留學生入學招生人數的空前增長,為其創造了高達240億澳元的經濟收入(圖/澳廣網)
據澳洲網消息,國際教育產業已成為澳洲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據澳洲統計局(ABS)近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財年,海外留學生入學招生人數的空前增長,為澳洲創造了高達240億元(澳元,下同)的經濟收入,總規模較2015年增長了18.5倍。
大城市的名牌高校獲益更多
《澳洲人報》4日報道,雖然澳洲教育產業的增長就會都集中在國內的40所大學,但具體到各個高校,差異也十分明顯。如名牌大學從海外留學生人數的破紀錄增長中獲益匪淺,但其他大學表現平平。
對此,澳洲國際教育協會(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簡稱IEAA)主席亨尼伍德(Phil Honeywood)指出,幾乎所有的增長都集中在悉尼和墨爾本的高校。不過,他還表示,雖然名牌大學是海外留學生增長的主要獲益者,但很多偏遠地區的高校也紛紛通過設在大城市的第三方招生機構實現了留學生招生人數的增長。他稱,偏遠地區高校在海外留學生招生能力方面還有很大上升空間。
澳國際教育需求保持強勁
塔州大學(University of Tasmania)校友、經濟學家埃斯雷克(Saul Eslake)表示,最新公布的澳洲國際教育數據令人印象深刻。不過,他還警告稱,由海外留學生帶來的經濟收入充滿誘惑,但這可能對那些收入不佳的澳洲高校造成壓力,進而影響到國內學生上大學的機會。 他說:“可能有人并不認為國內學生上大學的機會會受到影響,但從國際教育產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澳洲的高校應確保所有學生都能接受高質量的大學教育。”他稱,2009年澳元兌美元匯率一度觸及1.1美元,大量私立學校倒閉,澳洲國際教育產業需求崩潰,尤其是印度留學生招生人數驟減。
此外,埃斯雷克指出,鑒于本周公布的有關大學校園性騷擾與性侵報告,招生人員在招生工作中更應加謹慎,“恐怕沒人希望澳洲教育在國際上的名稱因此受損”。他還補充稱,盡管目前澳元升值對國際教育產業發展構成了威脅,但美國和英國推出的各項限制性舉措都預示著澳洲國際教育市場將保持持續強勁的需求。
伯明翰:澳國際教育聲譽好
聯邦教育部長伯明翰(Simon Birmingham)表示,國際教育產業招生活動的活躍證明了澳洲教育產業在全世界的良好聲譽。他還補充稱,去年來澳洲的海外留學生人數增長了14%,同時國際教育產業為澳洲創造了超過13萬個就業崗位,并帶來了數百億元經濟收入。“更重要的是,澳洲國際教育產業協助建立起了緊密的全球知識關系網。”他說。
另據ABS公布的數據顯示,上財年,海外留學生在澳洲的生活開銷達到235億元,諸如住宿、學費、食物以及娛樂,另外還有多達6.56億元的其他開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