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4月15日電 據溫州僑辦網站消息,日前,位于瑞安西部的東源村迎來了一批來自澳大利亞的訪客,那就是澳大利亞科耐中學師生一行。
提起活字印刷術,人們自然會想起我國的四大發明和平民發明家畢昇。東源村的木活字印刷術就由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的基礎上演變而來。不同的是,畢昇當初是使用泥刻活字,而東源村用的活字,則是用木頭刻的。瑞安木活字印刷術自元朝至今已歷800多年,在東源村主要用于族譜的印制,代代傳承,得到完整的保存。2008年6月,瑞安的木活字印刷術更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村內,師生們一邊聽著導游的解說,一邊參觀了“字模、字模制作、歷代印刷品、印刷變革、家譜”等一系列展品和資料,全面了解了木活字印刷術的特點。當然,最讓他們興奮的莫過于親自動手印上一張屬于自己的木活字印刷作品。從“揀字、排版、刷墨、拓印”,學生們不僅完整地觀看了活字印刷作業的場景,而且還拿起刷子真切地感受了番活字印刷的魅力。
帶著木活字的墨香,澳方師生們又來到了馬嶼鎮凈水村的“瑞安藍夾纈博物館”。在一樓的生產間里,澳大利亞的學生們認真聆聽了該館負責人對藍夾纈印染技術的介紹,現場觀看了“扎染”工藝的演示,而后他們又來到二樓的展示廳觀看各種樣式的藍夾纈印花布、大量的清代及近代的生活器具等,讓他們大開眼界。澳方師生們不僅看到了流傳于溫州地區的藍夾纈傳統印染工藝,而且從中看到了過去瑞安一帶富有特色的民居生活。
在結束一天的傳統文化之旅前,一行人還來到了“郁金香廣場”,觀賞各色鮮花。聞著醉人的花香,我們期待中澳學校間的友誼也正如這春月里的郁金香一般馥郁而芳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