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19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鄭靚)《千手觀音》的曼妙舞姿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表演者們的遭遇也引起過關注:如果在出生時進行過耳聾基因篩查,或許她們就有可能避免“一針致聾”的悲劇。
記者昨日獲悉,省內首個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范中心落戶福州高新區,這也是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的全國首批27個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范中心之一。經有關部門反復論證,決定由清華控股的北京博奧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福建廣生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臨床檢驗中心作為示范中心建設主體,由福建博奧醫學檢驗所有限公司承擔示范中心建設任務。
據介紹,國家(福建)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范中心擬建設總面積1.5萬平方米,包括面積為1萬平方米的福州檢驗所,落戶于福州高新區海西科技園;面積為5000平方米的廈門研究中心,擬選址于海滄區,構建生物芯片、高通量測序、毛細管電泳測序、熒光定量PCR等技術平臺,實現遺傳性疾病、腫瘤、心腦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防治,以及以基因身份證為代表的新興領域等重點領域應用。
博奧檢驗助理總裁、福建博奧醫學檢驗所總經理闕安寧介紹,耳聾是最常見的出生缺陷之一,我省每年新生兒約53萬人,如若我省對所有新生兒進行耳聾基因芯片檢測,每年可檢出藥物敏感個體1300余人。“上海交通大學原常務副校長沈曉明教授曾算了筆賬,一名聾兒一生要耗費社會衛生資源70萬元。”他說,這么算來,僅藥物性耳聾單個檢測指標,預計可為我省政府和人民減少近10億元的潛在經濟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