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5月11日消息(記者張筱璇 孫瑩)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年來,澳大利亞房價持續走高,吸引了不少外國人,尤其是中國投資者前去買房置業。不過,在澳大利亞申請房貸需要提供收入證明,很多購房中介稱能夠給出非常有效的解決辦法幫助申請者成功申請貸款。
澳大利亞澳新銀行和西太平洋銀行9號向媒體證實,它們近日發現數百例中國購房者使用虛假收入證明申請購房貸款。據稱,這些收入證明都是在不法貸款經紀人協助下偽造的。問題貸款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
持續上漲的價格、相對優惠的貸款政策,近年來,澳大利亞房地產市場吸引了不少海外人士投資置業。中國之聲澳大利亞觀察員胡方透露,投資置業已經成為當地華人的熱門話題。
胡方表示,早幾年來,澳大利亞的華人最愛發布的信息,還是一些保健品、民用油等一類的海外代購產品,但是最近兩年來,整個微信朋友圈幾乎都被投資澳大利亞地產的中文廣告刷屏了。
然而,在貸款購房熱的背后,一些中國購房者的貸款申請信息,卻被查出造假。
據澳大利亞媒體本月9號報道,西太平洋銀行發言人大衛·洛丁說,該行工作人員在對來自海外的收入進行審核時,發現部分中文工資單和銀行對賬單存在問題,目前正在調查。澳新銀行發言人保羅·愛德華茲也證實,該銀行一小部分依靠外國收入的貸款者的收入證明文件存在問題。該行目前已針對這些問題修改相關政策,并正在對一些貸款經紀人進行審查。
中國之聲澳大利亞觀察員胡方表示,偽造相關文件,已經成為部分海外購房中介的“潛規則”。
胡方介紹,在澳大利亞很多的人私下都知道的事實是,如果收入存在問題,找一個特別的貸款經紀人就一切都能迎刃而解了。而這里所謂的“特別”,其實說得直白點就是造假,一些在中國無法解釋清楚合法收入來源的資金持有人,就只能尋求這些神通廣大的貸款經紀人聯合造假。
目前,一些與問題貸款人有關的中介已經被勒令停業,等待銀行進一步調查。澳新銀行和西太平洋銀行也將相關信息提交給了監管機構和警方。
如今,在澳大利亞買房置業的中文推廣信息,在網絡上隨手可查,記者電話詢問了一家海外置業公司“萬國置地”,客服人員聲稱,前往澳大利亞留學的人員也有途徑辦理貸款買房,而且只要將部分房間出租,就足以償還房貸。
客服人員介紹,一般情況下都會選擇買房,因為租房的開銷很大,買房更合適一些。可以選擇那種,比如一個兩房,一房出租,一房自住,出租去那個錢,正好可以抵了貸款,而且還有富余。
不過,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移民法律事務部律師封躍平提醒,即便有能力還貸,偽造收入證明帶來的法律后果,也遠比人們想象的更加嚴重。一方面,在澳大利亞騙取貸款可能面臨刑事起訴,另一方面,即使沒有走到這一步,只要因為信息造假被當局列入個人信用記錄黑名單,無論在澳大利亞當地生活,還是想要移民其它國家,都將面臨很大風險。
封躍平強調,首先會進入這個黑名單,未來所有的經濟行為都會受到影響;第二個,如果想要拿到國外的身份,他會要求你,在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比如澳大利亞,都必須出具相應的無犯罪記錄證明,你會完全沒有這個資格再去做到這一步了。
因為貸款信息造假而被列入個人信用黑名單,甚至可能被起訴,這樣的行為對貸款的申請人來講有些得不償失。在其中推波助瀾的中介機構,如今也面臨著調查和很可能隨之而來的懲罰。澳大利亞排名前五大銀行和多家非銀行放貸人也相繼宣布,暫停向海外買家發放房屋貸款,澳洲證券和投資委員會也開始介入對涉及偽造收入證明房屋貸款的調查。
不過在9號的媒體報道中,另一個值得關注的信息是,西太平洋行發言人洛丁透露,依靠海外收入的貸款者的違約率低于平均水平,其中還有一大部分貸款提前還清。相關數據似乎說明,總體上講,海外購房者的貸款,對于澳大利亞金融機構是一筆更加安全、劃算的生意。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澳大利亞銀行業和相關部門對此次事件如此激烈的反應背后,不排除有其它方面的考量。
郭田勇表示,它有可能是由于華人,包括海外人在澳大利亞購房,引起價格上漲,導致它國內出現了一些反彈情緒。可能是在這種情況下做出的(決定),不一定說完全根據收入證明本身這個問題。收入證明在購房中,它起到的作用,無非是銀行控制風險的一種手段,那么既然說,事實顯示,比如給這些貸款以后,他們的確能夠還得起這個按揭,而且沒有發生什么不良的情況,如果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角度來看,單純以收入證明造假來取消海外購房人的資格,恐怕是站不住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