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琴。(拍攝于2009年春節期間)
福州新聞網5月17日訊(記者邱陵)閩劇泰斗、著名閩劇表演藝術家、教育家、國家一級演員劉小琴因病醫治無效,于2016年5月16日14時5分逝世,享年92歲。
劉小琴,1925年生,福建閩侯籍,原名劉依灶。
熱愛福州閩劇藝術的人都知道,劉小琴是“閩劇三小”(另外二人為李小白、董小狐)之一,工花旦,兼演潑旦、青衣、武旦,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閩劇”代表性傳承人。
八歲時,他跟隨啟蒙師父“善傳奇”戲班的琴師楊粒俤學戲。九歲那年,剛好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來福州灌制唱片,楊師傅帶他錄制了《紅鸞喜》中的金玉奴唱段,以及《玉胭脂》中的胭脂兩個唱段,效果相當好。唱片公司建議用藝名“劉小琴”取代原名。
后來,劉小琴師承閩劇名師高興官和林芝芳,以“蹺功”和各種眼神、指法見長。
1935年,10歲的他首次演出折子戲《楊勝打鐵锏》,飾演柳桂英。
1939年,臨時自薦替林芝芳救場登臺演出《施劍翹三刺孫傳芳》,大獲成功,14歲的劉小琴從此聲名鵲起。
接著,他主演了花旦戲《鳳儀亭》、《天豹圖》,青衣戲《竇氏女》,武旦兼花旦戲《嘉桂嶺》、《白梨花》,反串戲《秋淚》,時裝戲《蔣老五殉情記》等,蜚聲劇壇。與小生李小白、正旦董小狐,共同被觀眾譽為“閩劇三小”。
劉小琴曾任福州閩劇院院長兼藝術總監、市藝校旦角科主教老師。曾獲閩劇藝術終身成就獎、中國戲曲表演學會獎、華東地區首屆戲曲匯演導演獎;曾被評為省市優秀教師、省市勞動模范。曾當選為省劇協常務理事及市政協委員、市人大代表。福建省文化廳授予“有較大貢獻藝術工作者”榮譽證書。
在他的一生中,飾演過近百出劇目,主要代表劇目:《丹桂圖》中飾演“春蘭姐”,《顧相如吃餅》中飾演“秋桂”,《青云寺》中飾演“柳桂英”,《梁天來》中飾演“秋香”,《沉香秘書樓》中飾演“嚴蘭貞”,《王友道休妻》中飾演“孟月華”,《薛家傳》中飾演“柳金花”,《雌雄玉蝙蝠》中飾演“雪小姐”,《起轎腳》中飾演“林秀英”,《十三妹》中飾演“十三妹”,《甘露寺》中飾演“孫尙香”,《安安送米》中飾演“劉氏”,《紅裙記》中飾演“柳氏”,《一文錢》中飾演“蘭英”等戲。執導過上述主演劇目中的數十出戲,以及《紅橋》、《九命沉冤》、《夫人城》、《碧玉簪》、《龍鳳金耳扒》等多出閩劇。
劉小琴一生桃李芬芳、育人不倦,培養了以葉秀榕、林秀英、金谷蘭、徐小玉、林秀英、林夢萍、張建斌、張青、謝巧星、林穎、黃秀春、謝婉萍等為代表的六代親傳弟子,曾多次獲得省市獎項,接受過他點撥、指導的學生,更是不計其數。
去年12月底,病床上的他深情地說:“我一生只做閩劇這一份工作,因為我從小喜愛它、感恩它,我愿一生陪伴閩劇,所以,我今年年過九十,身患重病,仍為閩劇盡一份自己的綿薄之力。我衷心祝愿閩劇這朵祖國戲苑之小花長盛不衰!”
2016年4月13日,福州新聞網在《閩都大家》系列報道開篇推出劉小琴專題報道,回顧老先生德藝雙馨的人生歷程,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和廣泛好評。
巨星隕落,哀思不盡。16日,記者從劉小琴同志治喪委員會處獲悉,劉小琴靈堂設在省醫大附一醫院吊唁廳,定于五月十八日(星期三)上午八時出殯,在福州市殯儀館舉行追悼會及遺體告別儀式。
劉郎,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