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6月2日電 個人攜帶入境行李超出自用合理數量范圍將被查扣、黃金進口允許“一證多次”、未來考試作弊行為的打擊力度將增強、童裝新標準升級安全要求……
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6月1日起,一批新規將會生效,它們涉及公眾投資、工作、教育、生活等多個方面,在未來將對大家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入境行李謹慎超量
前不久,海關總署網站發布的2016年第14號公告提出,6月1日起,中國旅客進境攜帶在境外獲取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若不在“自用合理數量”范圍內,海關將暫不予放行并對物品進行暫存。
根據公告,旅客不能當場繳納進境物品稅款的;進出境的物品屬于許可證件管理的范圍,但旅客不能當場提交的;進出境的物品超出自用合理數量,按規定應當辦理貨物報關手續或其他海關手續但沒有辦理的;對進出境物品的屬性、內容存疑,需要由有關主管部門進行認定、鑒定、驗核的等情形,都將造成入境時個人行李被暫扣,并需旅客在3個月之內辦結海關手續。
記者從海關方面獲悉,目前我國對居民旅客進境物品免稅限額為5000元人民幣,但煙草制品、酒精制品以及國家規定的應當征稅的20種商品等另按有關規定處理。
黃金進出口獲得鼓勵
相比個人物品入境的嚴格規定,國家對黃金及黃金制品的進出口將放寬要求。自6月1日起,中國人民銀行、海關總署決定開展《中國人民銀行黃金及黃金制品進出口準許證》“非一批一證”試點工作,試點海關為北京、上海、廣州、南京、青島、深圳海關。
與過去的“一批一證”黃金進出口限制規定相比,試點簡化了黃金及黃金制品進出口業務頻繁的企業報批程序?!胺且慌蛔C”準許證后,可在6個月內、不超過12次的限額下多次使用。
通關改革上海試點
此外,從6月份開始,全國通關一體化改革將率先在上海啟動試點。6月1日起設立的海關總署風險防控中心(上海)和海關總署稅收征管中心(上海)立足于智能化平臺,運用大數據技術,對試點范圍內進出口貨物實施“一次申報、分步處置”的通關管理模式。
這意味著傳統的報關現場將逐漸消失,今后審單、征稅等將全部通過網絡進行。而未來真正實現全國通關一體后,屆時企業可以任意選取一個海關進行申報,并自報、自繳稅款,通過海關的安全準入風險排查后,貨物即可在口岸放行。
童裝提高安全標準
6月1日是國際兒童節。為了保護兒童、讓兒童健康快樂成長,《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GB31701—2015)將從當天開始實施。作為我國首個專門針對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童裝)的強制性國家標準,該標準對織物的面料、里料的重金屬殘留量、鄰苯二甲酸酯、燃燒性能等安全性要求進行了詳細規定,并要求嬰童紡織產品所用附件不應存在可觸及的銳利尖端和銳利邊緣等。
考試作弊處罰加重
6月7日,一年一度的全國高考將要來臨。與此同時,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經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修改于6月1日起開始實施。這次修法比較顯著地加大了對國家考試作弊行為的打擊力度,明確在國家教育考試中抄襲、帶小抄、代考等多種作弊行為不僅要被取消考試資格或成績,情節嚴重者可以被“禁考”一到三年,甚至受到治安管理處罰乃至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