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千億新材料產業園區崛起 鐘鷹 攝
中國僑網福清7月28日電 (陳丹妮 陳苗)福建福清是中國著名的重點僑鄉,擁有海外華僑華人逾90萬人。過去,海內外“福清哥”憑著“開放融和、拼搏爭先”的福清精神,艱苦創業,將全國有名的“地瓜縣”,建設成為如今全國縣域經濟“百強市”。
如今,隨著福清的不斷發展,一股返鄉定居的“回流潮”在福清展開。28日,記者從福清市獲悉,新時期,福清市委明確提出,需要進一步匯聚海內外“三大福清人群體”力量,建設“大福清”。這就是:在福清的本地人、在外的福清鄉親、來融的新福清人。
搶抓“海絲”核心區、自貿試驗區、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福州新區、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五區疊加”的歷史機遇,福清市委明確提出今后五年的目標任務:開展“生態環保、項目建設、產業發展”三大行動,實施“文明城市創建、美麗鄉村建設”兩大工程,更加注重規劃引領,更加注重融合發展,更加注重品位提升,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富庶、文明、開放、和諧的“大福清”。
任何宏偉的目標,都需要人的努力去實現,需要實干去成就。為此,福清市提出,繼續弘揚踐行“開放融和、拼搏爭先”的精神,進一步激發出海內外“三大福清人群體”共建家園的創業激情,讓福清發展的空間更大、領域更寬、動力更強。
以更高志向引領跨越趕超,著力打造綜合實力強勁的“大福清”。發揮創新創業的驅動作用,加快“福清制造”向“福清創造”“福清智造”提升,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濃厚氛圍。發揮園區載體的承載作用。探索“區鎮(街道、農場)整合、強區擴權”體制,努力把融僑開發區建設成為科技型、創新型、服務型的高端園區,把江陰開發區和自貿福州片區保稅港區建設成為臨港特色的制造業專區、國際貿易新區,把元洪投資區打造成為僑資民資回歸的集聚區,把藍色經濟產業園打造成為福州新區的增長區。推進鎮工業集中區轉型提升,引導各鎮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園,做大做強鎮域經濟。此外,要繼續發揮好“三駕馬車”的拉動作用。
以更大力度推進轉型提升,著力打造產業基礎堅實的“大福清”。推進優勢產業集群化。實施骨干型大企業、成長型中小企業、科技型初創企業培育計劃,做強做優玻璃、光電、塑膠、食品、醫藥、能源、紡織新纖等產業集群,培育發展電子信息、化工新材料、臨港物流等千億級產業航母。同時,推進新興產業規模化、服務業高端化、農業現代化。
以更高站位融入新區建設,著力打造城鄉統籌發展的“大福清”。完善大規劃,用好“多規合一”成果,劃定城鄉禁建區、限建區、宜建區和藍線、綠線、紫線、黃線,建立“一張圖”規劃體系。堅決維護規劃權威,堅守“兩違”整治成果,讓“兩違”現象從福清消失。同時,構建大通道,實施大配套、拓展大空間。
此外,以更快步伐推進改革開放,著力打造發展活力迸發的“大福清”;以更實舉措保障改善民生,著力打造社會和諧融洽的“大福清”;以更新理念引領綠色發展,著力打造生態環境優美的“大福清”;以更大合力統攬發展全局,著力打造民主法治完善的“大福清”。
展望未來五年,福清蓄勢待發。“‘趕考’永遠在路上,面對新的征程,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必須牢記‘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要求,在中央、省委、福州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擔起時代重任,搶抓歷史機遇,為建設富庶、文明、開放、和諧的‘大福清’而奮斗,昂首闊步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福州市委常委、福清市委書記王進足如是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