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海外華商中國投資峰會吸引了眾多聽眾。
在昨日(7日)下午舉行的“2016海外華商中國投資峰會”上,各級領導、海外僑商、各省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及“僑夢苑”代表、專家學者等,就“萬僑創新,融合發展”主題暢所欲言。僑商嘉賓圍繞“尋找創新的新動力”,從獨特視角探討如何把握創新創業的機遇,分享創新創業的心路歷程,為“僑二代”提供更多借鑒與思考,提振華僑新生代對中國投資的信心,增強他們創新創業的信念。
數百位海外華商歡聚一堂,在此共商投資發展大計,把握創新發展新機遇,共享民族發展復興夢。昨日下午,“2016海外華商中國投資峰會”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盛大開幕。本次峰會以“萬僑創新,融合發展”為主題,由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辦,福建省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廈門市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承辦,國僑辦經濟科技司副司長于建明,廈門市副市長倪超致辭,福建省僑辦主任楊輝主持會議。各級領導、海外僑商、各省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及“僑夢苑”代表、專家學者等各界人士近500人出席本次峰會。
尋找創新的新動力
于建明在致辭中表示,經過多年發展,“海華會”已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應,成為海外華商了解中國最新發展動態的載體之一,對華商深度融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倪超說,廈門目前正處于加快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廈門將圍繞建設美麗中國典范城市,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目標全面深化改革,歡迎更多企業來廈投資興業。
圍繞“萬僑創新”話題,大會邀請到上好佳(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施學理、中國海外投資年會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丹丹、金日制藥(中國)有限公司總裁李冠華、史克浪國際體育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斯沉等作為訪談嘉賓參與對話訪談。此次對話嘉賓中既有白手起家的“創一代”,也有肩負著傳承與創新發展的“創二代”。在現場,僑商嘉賓就“尋找創新的新動力”為主題,奉獻了一場精彩紛呈的高端訪談,從他們獨特的視角來探討如何把握創新創業的機遇,分享創新創業的心路歷程,為“僑二代”提供更多借鑒與思考,提振華僑新生代對中國投資的信心,增強他們創新創業的信念。
引導僑商融入“雙創”
6000多萬海外僑胞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員,不僅熟悉所在國的社會、法律、文化環境與風土人情,還具備雄厚的經濟、科技實力,是推動各國和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促進中國經濟與世界交流融合的重要紐帶。
十年精心培育、厚積薄發,如今的“海華會”已發展成為廣大海外華商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成為“聚僑心、匯僑力”,服務中國發展戰略和海外華商事業發展的重要平臺。每年的峰會都緊扣國家發展大局和華商事業發展需求,精心設計不同主題,借僑力、助建設、促共贏。可以說,“海華會”就是一座促進中外交流合作的“彩虹橋”。
今年,這座“彩虹橋”又將為僑商乘勢而上,發揮獨特作用,共享“一帶一路”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機遇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并把目光聚焦“僑二代”,充分挖掘新生代僑商在創新創業方面的獨特優勢和引領作用,引導更多僑商深度融入國家“雙創”戰略,持續擴大國僑辦品牌活動的影響力和積極效應。
【名片】海外華商中國投資峰會
海外華商中國投資峰會(簡稱“海華會”)創辦于2007年,于每年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期間在廈門舉辦,其前身是“海外華商投資中國推介會”。“海華會”系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為配合實施國家發展戰略,推進落實國家僑務政策而打造的一個高端經貿交流平臺,旨在幫助海外華商來華尋找商機、參與國家現代化建設,以達致互利共贏,共同發展之愿景。“海華會”密切關注國家經濟建設發展大局,植根于豐厚的僑商資源,以服務各省引資引智為導向,是海外華商了解并參與中國經濟建設、拓展商機的重要平臺。迄今為止,海華會已連續舉辦十屆,受到了廣大海外華商和各省的好評。(文/本報記者何無痕 圖/本報記者姚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