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了多年的頸椎,被你們三兩下就按得不疼啦!中醫療法太神奇了!”5月13日,俄羅斯國家免疫學研究中心實驗室主任尤里·扎諾夫在西安市中醫醫院中醫館體驗后由衷的贊賞。當天,“2016絲綢之路經濟帶城市中醫發展暨醫療合作論壇”在西安市中醫醫院成功召開,9個絲路沿線國家和6個國內城市代表團參加。3天后,20名英國醫生又組團到西安市中醫醫院考察“取經”。記者獲悉,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引領下,被譽為國粹的中醫藥文化日漸走俏,受到越來越多的沿線國家民眾的青睞。
老外西安體驗中醫贊“神奇”
在西安市中醫醫院承辦的“2016絲綢之路經濟帶城市中醫發展暨醫療合作論壇”上,來自澳大利亞、英國、伊朗、日本、韓國、哈薩克斯坦等9個絲路沿線國家和蘭州、西寧、銀川等中國城市代表團300余人參加。參會的各國代表會后走進西安市中醫醫院特設的中醫館,在親身體驗了各種中醫療法后贊不絕口。
“哦,這是在做什么?”來自英國的克里斯托弗·萊特,看到病房內一位中年男子趴在床上,背上吸附著幾個玻璃罐,她好奇地問。來自俄羅斯的尤里·扎諾夫,因為有頸椎病,便饒有興趣地向中醫館的醫生表示想嘗試一下治療。針灸推拿康復科醫生謝偉,檢查完扎諾夫的頸椎后,對著頸部幾個穴位按捏、進行整脊療法。3分鐘后,扎諾夫露出驚訝的神情,并豎起大拇指贊嘆說:“我頸椎疼了快10年,沒想到不用服藥和打針,在體外通過按摩穴位,幾分鐘就不疼了。中醫治療有這么明顯的效果,太神奇了!”在體驗過中醫的“絕活”后,幾位外國朋友竟有現場“拜師”學藝的想法,請求醫生教他們刮痧、拔罐、耳穴貼壓、針刺、刺絡放血、埋線和“冬病夏治”穴位貼敷等多種中醫基本技術,說要帶回去讓當地的人試試。
“我所在的維多利亞州,是澳大利亞第一個官方允許中醫注冊醫師進行活動的州,但目前還停留在傳統醫學方面;關于中西醫結合,我們也做了一些嘗試。我希望在現代中醫方面能有更多的合作。”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政府衛生廳國際衛生主管琳達·克里斯蒂娜說。
記者獲悉,目前中醫藥已傳播到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有9萬多個中醫診所,從業人員30余萬,中醫藥蔚然成為我國對外交流的名片和品牌,邁出國門“瀟灑”走世界。
中醫曾從西安出發沿絲路傳播
中醫在我國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的國粹之一;中醫以獨特的理論體系和突出的臨床療效,在中華民族繁衍生息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神農嘗百草,到現代的合理膳食,無不滲透著中醫的理念。
在2016年絲博會暨第20屆西洽會期間,西安市舉辦的首次國際性中醫藥及傳統醫學文化論壇,旨在“弘揚傳統醫學,加強醫療合作”。會議期間,各國專家學者就中醫藥及傳統醫學的傳承與創新,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的合作與發展進行深入交流。同時,各代表團簽署了城市之間合作備忘錄,簽訂醫療機構合作意向書,在醫療保健、培訓教育、科研產業等領域開展合作,并在西安市中醫院成立了“中醫藥國際合作交流中心”。
借助“一帶一路”建設,中醫藥學術交流正在絲路沿線變得日趨頻繁,中醫藥文化也逐漸在沿線國家“生根發芽”。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廣泛,中醫文化在全球范圍內均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將傳統中醫納入本國醫療體系。正如副市長盧凱在2016絲綢之路經濟帶城市中醫發展暨醫療合作論壇開幕式上致辭所言:“推進西安市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在傳統醫學領域的交流合作,對促進傳統醫學發展、加強參會國醫療交流與合作、提高整體醫療水平具有重要意義?!?/p>
據了解,目前,韓國和日本占據世界中草藥市場的半壁江山,而他們所用的中藥原材料80%都是從中國進口的。針灸是中醫走出國門的成功案例,是敲門磚,這是中醫走向世界的良好開始。許多國家已把針灸納入醫療報銷體系,尤其在歐美國家備受歡迎。美國國防部召開了軍隊針灸專家交流會,把全軍普及中醫針灸列為軍醫工作的一部分。但針灸僅僅只是中醫的一部分,中醫是中國重要的文化遺產,如何使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傳播到全世界,依然任重道遠。
西安市中醫醫院趙鋒院長表示,西安是絲綢之路的起點,中醫藥曾從西安出發,走過絲綢之路,被沿線國家、地區的人民認識和了解。當今世界是大數據時代,醫生要認真參與研究和臨床試驗,把大數據的理念與方法運用到傳統的中醫藥領域,實現中醫藥走出國門的突破性發展。同時,希望境外游客通過中醫養生旅游產品,能更多地了解中醫藥文化、體驗中醫藥文化,感知中醫藥的博大精深。(王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