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曾說:“廈門確實是全國最宜居城市,可以沐浴陽光,有水有樹,呼吸空氣;喝湯吃飯,曬曬陽光。”昨天下午,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等共同發布《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2016》(以下簡稱《報告》)印證了這一點。《報告》指出,2015年中國宜居競爭力十強城中,廈門首度入圍前三,排名第二位。
根據《報告》,2015年中國宜居城市競爭力十強為珠海、廈門、舟山、香港、海口、深圳、三亞、溫州、蘇州和無錫。其中,廈門和舟山首次進入宜居城市三甲。據悉,宜居城市競爭力五個指標維度中,由房價收入比、居民消費購物場所數以及人均住房面積綜合反映的城市居住環境的得分最低來體現。此次評選結果,反映的是2015年的情況。
集美大學財經學院副教授林楓告訴記者,廈門入圍宜居城市第二名,可謂實至名歸。“廈門是一座溫馨浪漫與恬淡休閑的海上花園名城,擁有優美的自然環境、優良的人文環境、人性化城市管理以及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和諧。”林楓說,同時,廈門還已擁有諸多榮譽,譬如國際花園城市、聯合國人居獎、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文明城市等稱號。在交通方面,廈門地鐵1、2、3號線工程建設進度將全面提速。同時,在今年廈門地鐵4號線也將開工建設。廈門今年將會新改擴建城市道路90公里,重點是打通斷頭路和加密建成區路網。在美麗鄉村建設方面,廈門的鄉村整治總數是61個。
當然,在打造宜居環境方面,廈門要做的還有更多。記者了解到,根據福建省政府辦公廳的信息,今年福建省將投2000億元用于宜居環境建設,廈門全年的累計投資目標則是179億元。
(記者 葉子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