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環五四高架橋橋下加塞現象減少,車流通行順暢
福州晚報8月2日訊(記者 李瓊 通訊員 榕警/文 記者陳暖/攝)近日,高德地圖聯合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戴姆勒研究中心等機構發布了《2016年第二季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報告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全國城市擁堵排名中,福州從上個季度的第24位跌至第35位,首次跌出前30。
4月以來,各級各部門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五項工程,五大行動”治堵工作部署,突出重點區域、重點路段、重點時段治堵,通過3個月努力,42項需在6月底前完成的治堵項目均已按時完成,治堵系列措施實施以來,福州道路交通狀況環比明顯改善,擁堵時間持續減少,車速顯著提升。
五四路福飛南路
高峰時段最堵
報告顯示,由于第二季度進入雨季,受較強降雨影響,環比上季度,我國60個主要城市中有80%擁堵加劇。
同時,報告還公布了2016年度第二季度中國堵城排行榜,公布了60個主要城市的排名。榜單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北京再次排名第一,其他進入前10的城市依次為哈爾濱、重慶、濟南、杭州、深圳、貴陽、上海、廣州、佛山。福建有3個城市上榜,分別是廈門(第31位)、福州(第35位)和泉州(第54位)。
該報告顯示,6月是福州市第二季度最堵的月份,6月17日則是第二季度最堵的一天。在鼓樓臺江倉山晉安四城區中,鼓樓區依舊最堵。福飛南路北往南方向和五四路北往南方向成了早晚高峰時段最堵路段。而五四路成了第二季度擁堵天數最多的道路,擁堵天數達到35天。
相關人士認為,這份報告具備一定參考價值。根據排名,今年第一季度,福州跌出“前二十”,到了第二季度,福州排名跌出了“前三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福州目前的交通情況。
據統計,治堵工作開展前后,城區日均發生交通堵情27起,較治堵之前日均50起下降了46.10%;城區查處顯見性交通違法行為同比上升137.3%,路口和路段機動車“加塞”、亂停車等顯見性違法下降了30%,由機動車“加塞”、亂停車等引發的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27%,行人和非機動車交通違法等引發的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18%;246個主干道路口紅燈等待時間縮短了20%至40%;城區交通早晚高峰時間各縮短了20分鐘。
五項工程治堵
規定動作做到位
交警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治堵”以來,各部門聯動,齊抓共管,創造了“五項工程”、“五大行動”齊頭并進的良好局面。
近3個月的治堵,主要以“五項工程”為目標,確保治堵“規定動作”做到位。
一是推進老城疏解工程,緩解老城交通壓力。
二是有序推進路網暢通工程,完善城區路網結構。市建委已完成聚龍立交橋下環島改造、站東路天橋等15個治堵項目,建設、規劃、交警等部門現場研究了43座立體過街設施,確保選址設計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三是推進公交優先工程,優化公共交通建設。福州新增了16條公交專用車道,新購置113輛公交車,優化調整了28條公交線路。此外,地鐵1號線南半段已開通試運行,BRT項目規劃已通過專家評審。
四是推進智慧交管工程,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五是推進交通誠信工程,鼓勵全民參與治堵。5月18日正式啟動了群眾舉報交通違法行為獎勵機制。
交警從嚴執法
治堵效果顯著
治堵工作開展以來,交警部門通過“五大行動”,嚴管重罰,確保治堵“常態動作”實打實。
一是開展違章整治行動,今年以來,市區共查處機動車顯見性交通違法137.65萬起,同比上升137.3%,通過1600多個監控前端開展抓拍,違法抓拍量從日均1000多起大幅提升至10000多起。
二是開展停車保暢行動,“6000個公共停車泊位建設工作”9個項目已進入實施階段,停車場“快進慢出”系統改造已完成16個,18處地下停車場占用清理已完成11處。
三是開展快速疏堵行動,4月11日至今,共發布黃色緩慢預警信息8499次,點對點指揮路面騎警排堵635次,發送擁堵提示短信6萬多條。
四是開展綠色出行行動,創造良好交通環境。
五是開展志愿服務行動,動員社會共同參與。